“逢佳节,粼粼波上,百舟争渡。”每年农历初五端午节船头,鼓声震天,桨手们齐声呐喊;岸边,观众如潮,喝彩欢呼此起彼伏。龙舟竞渡,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。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体验科技活动的无限可能,扬州科技馆于6月10日下午在一楼序厅开展了一场“多彩过端午,巧手制明轮”科普活动。
端午传统知识问答拉开了活动的序幕,科技辅导员通过趣味互动的形式,引导同学们了解端午传统佳节背后的故事与习俗。接着,辅导员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明轮船的历史,解开大家对“明轮船”名称的疑惑。原来,明轮船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,是指在船的两侧装有轮子的一种船,由于轮子的一部分暴露在水面之上,故曰“明轮”。除此之外,安装于舷侧的明轮叫边轮,安装于船尾的叫尾轮。
“明轮船是怎么前进的,里面蕴含着什么科学原理?”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。辅导员循循善诱,同学们进行双掌互推和推墙动作,在亲身体验中明白了“是力的相互作用!”明轮船利用齿轮转动带动水轮的转动,水轮推动水流向后,同时水流给水轮以反作用力,明轮船就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朝前行驶。
同学们明白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后,期待已久的制作环节终于到来了。首先,大家把明轮船体、水轮、底座、齿轮箱等零件拆包依次摆放好。在辅导员的指导下,同学们先将齿轮箱安装在底座上,这可是双桨明轮船运行的动力来源。再将齿轮箱底座用双面胶贴在船体中,为了尽量保证船体的稳定与美观,同学们小心翼翼的探寻最合适的粘贴位置。最后,安装好两个水轮就完成双桨明轮船的制作啦。爱因斯坦曾说过:“科学就是探索,探索使人快乐”,制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探索的结束。辅导员带领着同学们进行航行实验,有细心的同学关注到水轮的叶片方向、船体的稳定性等,纷纷提出疑问和猜想,点燃了心中好奇的火花,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科学知识,还获得了新的启示和灵感,积极的探究氛围让每个人都感到兴奋和满足。
通过本次科技制作课,辅导员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双桨明轮船的奥秘,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传统文化之美。同学们表现出了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,希望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不断航行,在快乐中探索成长。